大姨妈名字的由来(大姨妈名字的由来 古代)

作为性别研究方面的学者,沈奕斐早在国外留学时期就对“月经羞耻”及其延伸话题产生了关注,在汶川地震期间她就第一次认识到了特殊时期女性卫生用品短缺的问题,这也是有关月经的问题第一次进入到公共话题领域,对“






作为性别研究方面的学者,沈奕斐早在国外留学时期就对“月经羞耻”及其延伸话题产生了关注,在汶川地震期间她就第一次认识到了特殊时期女性卫生用品短缺的问题,这也是有关月经的问题第一次进入到公共话题领域,对“救援物资里应不应该包含卫生巾”的讨论一时间引发了小范围的热议。

在陈璐针对中小学的调研中,她发现,月经会成为青少年女孩的一种禁忌,要小心翼翼不被同学嘲笑,买卫生巾时注意套个黑色塑料袋,时刻留意着经期时的裤子有没血污,痛经也不好意思表现出来……月经还有另一层“失贞”的暗示:来月经意味着女孩走向成熟,就是有了“怀孕的能力”,不再童真了,原本正常的生理现象成了男孩们口中嘲笑取乐的新素材。这些潜移默化的身体羞耻(body shame)和性别霸凌,会随着时间持续发酵滋长,最终演变成社会性的歧视及性别不平等。




在沈老师看来,我们给月经起了各种外号和代称的原因,根本上不是因为对月经羞于启齿,反而是希望拉近与它的关系,把月经从长时间以来“麻烦”“脏”的负面情绪中摆脱出来,用“大姨妈”“老朋友”“好事”这样的称呼取而代之,给予它正面的亲切的形象。





2003年,沈奕斐做性别研究时完成了一个作业,她根据一项研究改编出了一段小话剧,颠覆了广泛流传一个多世纪的“跑得最快的精子”的故事——最终阿波罗神一般强大的孤勇者撞进卵子,成就了生命,然而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这个绝对大男主的剧本,被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所代替——其实是因为卵细胞膜有某个地方特别薄,那里的精子才可能进去,从这个角度出发,叙事立场就完全不同了,女性“敞开怀抱”变成了主动挑选者。







面对男女的客观差异,沈奕斐非常反对把月经这件事带到性别对立的“歪路”上,对她来说真正该做的不是对立,而是努力形成理解和影响。



策划:ELLE专题组

编辑:SHERRY、TERESA

不,能说的秘密!关于月经的一次公开讨论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大姨妈名字的由来(大姨妈名字的由来 古代)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