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胀率走势图(中国通胀率一览表)

?作者:钟灏尽管大家感觉身边的水果蔬菜持续涨价,但我们客观地说,5月CPI同比增长2.1%还是基本可靠的。平时聊天,我们尽可以随便抱怨物价高涨,算是一种话题由头。但真正做投资时,万万不可拿这种感觉”作依据。吐槽归吐槽,研究归研究。如果对比美国的8.7%、欧洲的8.6%、阿根廷的60.7%,或者津巴布韦的191%,我们客观说,目前中国的通胀水平无论如何不能算高。尽管我认为,未来一年中国通胀率会持续上


?作者:钟灏


尽管大家感觉身边的水果蔬菜持续涨价,但我们客观地说,5月CPI同比增长2.1%还是基本可靠的。


平时聊天,我们尽可以随便抱怨物价高涨,算是一种话题由头。


但真正做投资时,万万不可拿这种“感觉”作依据。


吐槽归吐槽,研究归研究。


如果对比美国的8.7%、欧洲的8.6%、阿根廷的60.7%,或者津巴布韦的191%,我们客观说,目前中国的通胀水平无论如何不能算高。


尽管我认为,未来一年中国通胀率会持续上升,正好和欧美坐一个跷跷板。


那么,中国有没有可能出现恶性通胀呢?


这是最近一个朋友问到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好。


因为绝大部分人其实并不理解通胀形成的机制,一说就是货币超发——这都是正确的废话。


印钞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后果。


什么方式会引发“恶性通胀”,什么方式会引发暂时的通胀但后面会进入通缩,什么方式看起来严重但实际没什么影响。


都有不同的逻辑。


我们今天要好好说说这个事。


1


我们知道,国内的很多大V、砖家,对经济的理解基本为0。


各位是否还记得,2020年底至2021年初,很多V们指出中国即将迎来大通胀,原因是他们看到大宗商品原材料涨价非常凶猛。


他们说,这将会向消费品传导,导致“输入型通胀”。


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是王石,这是他2021年3月发的微博:



他预言中国将有严重的输入型通胀。


结果呢,被结结实实打了脸。


从2021年3月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在原材料(PPI)被推高的情况下,中国消费品(CPI)始终不温不火。


我在2021年底发文《PPI爆表,大通胀要来了?》:


成本推动是不存在的,这是对基本原理无知的表现。


PPI不会推高CPI,反而CPI会把PPI拉下来。


中国CPI会上升,但不是暴涨,也不是因为他说的那个原因。


如今7个月过去了,已经一一验证。


输入型通胀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汇率会抵挡;

成本推动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消费者不买账。


为什么砖家们错了?


他们对通货膨胀的内在机理,认知几乎为0。


2


什么方式会引发恶性通胀,什么方式会引发暂时的通胀但后面会进入通缩,什么方式看起来严重但实际没什么影响。


以及,什么情况下货币超发也不会引起通胀。


首先,让我们设想一个比较纯粹的经济体:


没有政府、没有央行,也没有暴力抢劫等扰乱秩序的情况,货币是原始的金银,其它方面和我们现在基本一样。


为什么要设想这样一个理想经济体呢,就如同物理学中设想一个表面无限光滑的物块一样,是用来认识真相的思维工具。


哪怕在这样一个理想经济体中,根本没有央行、没有“印钞机”,也仍然会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原因就在于——


经济会周期性波动。


周期性波动的本质是过度投资和出清之间的震荡。从低迷到繁荣的过程,会自然出现通胀。这是因为前一段低迷时期,过剩的产能已经出清,物价下跌结束。低基数之下,物价必然随着需求复苏而回升。


需求复苏的含义就是,大家前期因避险、因节衣缩食而贮存起来的货币,终于因为物价跌到一定程度而有了消费动力。


企业随着利润好转,便开始扩大生产,那些贮存货币便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在“投资生产→收入提高→需求增加→再投资生产”的循环中,金银货币的开采量和流通速度都在增加。


因为需求的回升先于生产,所以物价会涨;


又因为生产的商品很快就变多了,所以涨得又很温和。


这个正反馈,一直来到繁荣的顶峰——过度的扩产(不仅指数量的扩产,也包括质量的提升)终于超出了“有购买力的需求”的时候,向下的反转就开始了:购买力达不到,商品价格就下跌,这就出现了通缩。


跌破了工厂成本,于是破产工厂增多,这就是经济下行期。


大家为了躲避风险,纷纷减少投资,并把货币贮存起来。直到,破产的工厂足够多,活下来的工厂产出刚好和需求达到平衡的时候,物价便又停止下跌。这是又一个循环。


我们以这个理想经济体为例,就是想说:通胀和通缩都是内生性的、必然存在的。而不必然是央行超发货币的结果。


3


那么来到现代央行-商业银行体系之后呢?


从天然的金属货币变成法定纸币。在很多人的强权思维中,认为是否通胀完全取决于央行,央行是上帝一般的存在。


但这不是事实。


我们先看看央行是如何发行货币的。


从根本上讲,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的方式只有一种:


购买资产(或者主动凭空扩张资产,比如无抵押再贷款)。


什么资产呢?这个资产可以是各种债券,也可以是商业银行的信贷,也可以是黄金或者美元,甚至可以是股票——日本央行就经常直接买股票。


如果是购买中长期债券(不管是国债还是企业债券);如果是通过短期抵押的方式“购买”商业银行的资产,就叫MLF(麻辣粉);如果是购买美元,就叫外汇占款。


反正央行每买一份资产,对应数量的基础货币就会增加一份,不然它拿什么买呢。


但是,这各种不同的发行方式之间,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种区别,直接导致了影响通胀的不同后果。


我们先看中国最典型的方式:


央行通过MLF向商业银行释放基础货币,然后商业银行增加对企业的贷款。


企业拿到钱之后做什么用了?它的主体用途,一定是“生产”。


关键就在这里:钱是变多了,可生产的商品也会随之变多。所以央行通过这种“以生产为目的的债务型资产”印钞,不会引起长时间的、额外的通胀(但时间差会引起波动)。


况且,当经济下行、市场低迷的时候,商业银行会惜贷,因为它怕坏账;而企业也不愿意贷,因为它不敢扩大生产。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央行想放水都不太容易放。


另一种方式就不一样了。


假如,央行去市场上大规模购买黄金、购买美元、或者购买股票,会怎么样呢?


是的,这些钱放出去都没有生产出对应的商品,而且都是直达居民消费端,所以必然会引起通胀。


又假如,央行大规模购买国债,也就是政府直接把央行当成提款机,又会怎么样呢?


这就要看政府具体拿着钱去做什么。


因为政府的行为模式不同于企业:企业一定是把钱用于生产(如果用于消费它就还不上债),而政府不一样。


如果他拿着这些钱去投资基建或国企,还凑合。如果他用来消费,不但会让市场上的钱变多,还会让市场上的商品变少,这当然会引起通胀。


尤其是,如果用于战争,那就一定会引起——

恶性通胀。


4


我们回到上面王石提到的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过去几年都是恶性通胀的典型国家。2019年通胀率曾达到一般人不敢想的数字——7000%。


这么高的通胀数字,是绝对不可能通过那种“以生产为目的的债务型资产”的印钞方式达到的——无论你怎么降息、无论你怎么鼓励贷款都不可能达到。


欧美就是例证:前几年降到负利率都不行,欧洲一直在为低通胀头疼。直接疫情之后大规模撒钱通胀才起来。


那委国是怎么做到的呢?


由于前领导人开展了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没收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生产力急剧下降。而国企亏损之后,又由央行来补窟窿——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来为国企的赤字融资。


这是第一个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政府的“公共支出”过大。


第三个原因是对外贸和外汇高度管制。


由于篇幅原因,这里就不再展开讲了,以后会在我的课程里详解。


好在委国终于放弃了这种自杀的做法:


开始开放市场,也不再为国企的亏损兜底了。降低关税,并且放弃了过去管控汇率的策略。很快,委国的通胀率就降到了个位数,自去年9月以来一直保持在10%以下。


所以,看是否会出现恶性通胀,关键就看印钞方式。


中国的印钞方式有哪几种呢?


客观说,过去几年我们都非常克制,绝大部分都是以“以生产为目的的债务型资产”为主。直到今年才开始加大基建规模。李总理反复强调不搞大水漫灌,真的做到了。


未来,我们应当重点关注的是:


国企改革的进程,是军费开支,是政府是否在过紧日子,是基建,是给国企补窟窿的开销有多大


按照目前我们看到的路线,中国不可能出现恶性通胀。


但随着基建力度的加大,未来一年的时间尺度内通胀继续上升,倒是大概率事件。


以后,当看到大V们再危言耸听地讲“大通胀”时,要多一层思考了。

关键词: 方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中国通胀率走势图(中国通胀率一览表)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