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指标查询(七大宏观经济指标)

——普通投资者如何看宏观和政策?前段时间邱国鹭的公开信火了,他在信中作反思:之前只顾着自下而上选股,从估值的角度出发,选择了港股和中概股,忽视了政策和环境,结果造成了近几年的业绩低迷。他表示,今后会更加重视政策,不止是低头看路,也要抬头看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做投资。前几天的文章《一个需要注意的重大变化》我们也提到过,近期全球宏观经济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年那些擅长宏观的基金经理业绩表现普

——普通投资者如何看宏观和政策?


前段时间邱国鹭的公开信火了,他在信中作反思:之前只顾着自下而上选股,从估值的角度出发,选择了港股中概股,忽视了政策和环境,结果造成了近几年的业绩低迷。


他表示,今后会更加重视政策,不止是低头看路,也要抬头看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做投资。


前几天的文章《一个需要注意的重大变化》我们也提到过,近期全球宏观经济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年那些擅长宏观的基金经理业绩表现普遍较好,其他专注自下而上选股的经理则表现较差。


那么,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买基金,需要考虑宏观经济吗?


我认为是要的。


那些做个股的,可能只需要关注个股的基本面就行了,只要基本面没问题或企业能保持竞争优势,他们就倾向于长期持有。


但是我们基民不一样,基金持有的是一篮子股票(单只基金一般至少都有20多只股票)。而且我们的基金组合一般至少包含了七八只基金。


也就是说,我们的持仓中,至少会有100只以上的股票,多的话可能有几百只甚至上千只(指数基金)。


当你持有这么多数量的股票时,个股基本面对你的业绩影响忽略不计,但是整个宏观经济,则会对你的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说买基金就是买国运。


所以,作为基民,宏观经济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肯定比对股民来说更重要。


一、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投资?


顾名思义,自上而下就是先看宏观经济周期,再选行业板块,最后挑选具体公司的投资策略。


为什么要重视看宏观、做自上而下?


如果你选对了符合当前经济周期的行业,那么赚钱就会容易的多,尤其是在A股,市场的β远大于个股的α,选对了行业,即便是选股差一点,收益也不会太差。用个不恰当的词——鸡犬升天。


比如在房地产火热的06-07年,只要你能看出房地产行业的机会,即使你没选中龙头万科,而是选的绿地控股也能取得不错的收益。而如果你选的行业不对,那么即使是选的行业龙头,收益也可能跑输市场。



再比如2021年以来的互联网和教育行业,懂的都懂。


自上而下的决策一般包含两个部分:一是选择大类资产(择时),二是选择行业板块。


二、为什么大佬都说“宏观很难”“专注自下而上”?


大家可能都读过不少大师著作或大佬访谈,他们很多都强调——根据宏观做投资很难,不如专注自下而上。


这里我引用一些:


霍华德·马克思: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宏观面是不可知的。不可能靠宏观面预测获得成功,我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我也其中之一。


查理·芒格:宏观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而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


巴菲特如果我们对企业的预测是正确的,那么宏观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如果我们对业务的判断是错误的,宏观将无法拯救我们。投资者不应该基于宏观经济预期买卖股票。


彼得·林奇如果你花十分钟研究宏观经济,那么你就浪费了十分钟。


睿远·赵枫(曾经是宏观策略出身):历史上这么多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预测短期宏观经济形势是非常困难的,错误的概率非常高。


其次,每个上市公司它所处的竞争环境、行业格局、细分的需求,可能都跟宏观经济总量有非常大的不同,导致即使在宏观经济不好或者好的时候,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跟宏观经济表现是不一致、甚至相反的。


宏观分析师预测下一年时,说对的不多,就算说对,也未必赚钱。我们不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来决定股票仓位。


信达澳亚·冯明远(专注自下而上选股):每年券商都会出年度策略和明年展望,我们统计过,其实都不太准。宏观经济学课本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宏观经济的波动不可预测。如果说以宏观来指导投资的话,结果也是非常不确定的。


易方达·张坤(专注自下而上选股):投资是在纷繁的因素中找到少数重要且自己能把握的因素。宏观经济、市场走势、市场风格、行业轮动这些因素显然是重要的,但坦率地说,这并不在我的能力圈内。


安昀(曾经是宏观策略出身)自上而下投资框架的问题在于逻辑链条过长。你的每一步分析结论,就是下一步的前提。前面的结论如果不对,后面的分析就会错得离谱。索罗斯说过一句话:越复杂的系统,越容易失败,所以大道至简。


第二个缺陷是,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大部分时间是比较平稳的。基于宏观指标的变化做判断,胜率肯定低。


但是,宏观策略的人有大局观,他们能把握住宏观指标剧烈变化的时候,而这时候微观指标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宏观策略的框架像屠龙刀,不能做切菜的事情,只有在宏观经济剧烈变化的时候,胜率才会高。


永赢·李永兴(自上而下):自上而下有两个环节,一是对宏观经济作出判断,二是判断之后转化成选股。这两道环节如果命中率都低于80%,最后就只有60%左右的命中率,跟蒙差不多了。


宏观经济看起来很多人都能说上一两句,但宏观分析无论是在投资界和理论界,难度都是很高的,经济学家的准确率也不一定在80%以上。


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宏观经济的临界点在哪里,在关键的临界点提高准确率。


综上,虽然说,宏观很重要,但是用于指导投资似乎又很难!


不仅有海外的投资大师和国内的顶流经理(张坤、冯明远)放弃做宏观判断,甚至还有赵枫、安昀、焦巍这样的宏观策略出身的人,也渐渐放弃宏观,转而做自下而上选股。


坚持做宏观的李永兴,也强调宏观很难(他近几年的业绩也一般,近3年排名842|1739)。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最适合做自上而下投资的人——构建了全球货币体系、制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天才经济学家凯恩斯,他也有过1930年基金亏损32%,1931年又亏损24%的经历。


三、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宏观?


这就很尴尬了,一方面,宏观对我们基民来说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宏观对专业投资来说都很难,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就更难了!


这该如何是好?


我觉得,对于散户来说,应该化简为繁,宏观指标可能有几百种,我们只需要关注最重要的几种,而且是容易观察的几种。


以我个人的浅见,应该是两点:政策和流动性


然后不需要频繁调整,结合估值,并且参照上文安昀和李永兴说的(包括擅长宏观的过钧也说过)——把握好临界点和剧烈变化的时候。


1、流动性

流动性应该是众多宏观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重点关注央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及政府的财政政策。


一般这类政策都会有一个趋势,不会忽松忽紧,所以对投资有指导意义。


当流动性放松时,长久期资产(成长股)和受流动性影响较大的小盘股往往会表现的更好;当流动性收紧时,短久期资产(低估值和高股息)往往表现更好。


这方面说实话我也不太擅长,就不展开说了。


目前的情况是,中美的货币政策出现了背离,海外要收紧,国内可能要放松。


2、政策方向

在A股做投资,政策应该是最重要的宏观变量(没有之一)。即使是专注自下而上的经理,也不敢说自己不看政策。


我自己的体会是:


①政策的拐点比较重要

政策转向压制,互联网、房地产、教培、仿制药都是例子。


政策的支持,可以看看近几年的新能源车、新能源、军工、中药板块的走势,我就不放图了。


②政策也有周期性

政策的周期性一般是跟随行业周期性进行逆向调整——抑制过热,扶持新兴。


当行业过热的时候,注意政策态度的转向。当行业低谷的时候,也要注意政策的转暖。


③海外的政策对国内产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比如曾经欧美对光伏的反倾销调查,美国对华为中兴海康威视等企业的制裁,美国要求部分中概股退市等。


④市场理解政策也需要时间,往往会过分乐观或过分悲观


以互联网举例:2020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拉开了序幕,之后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那时候市场尚处于牛市中,认为疫情有利于互联网,对这一变化始料未及。但在随后密集出台的各种政策中,市场开始反映变化↓这体现了市场解读政策存在一些滞后性。



我曾在2021年12月1日的《散户应该谨慎投资互联网,别轻易做“丐帮”》中指出,行业可能还没有见底,理由是政策还没出清。这是当时文章的截图。



一年多来,各种打压政策连续出台,可以说,这个阶段,政策是投资互联网行业最重要的因素,基本面因素则弱化。


许多人抄底被埋,估值跌到谷底,或许市场对政策的解读有点过于悲观,有时候也会过于乐观。


那么,我们再看看最近哪方面的政策出现了转向?


一是最近一系列政策开始支持房地产,放松限购、降低房贷利率等。


房地产会出现拐点吗?



二是政策对互联网的态度转向


3月16日,刘鹤主持会议,中美双方证券监管机构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3月31日,中方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进行了多轮坦诚、专业和高效的会谈,总体进展顺利。


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提出“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互联网平台经济作为服务业的抓手,是稳就业的主要抓手之一。


5月12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


总体来看,互联网的政策或许出现了拐点,而且这些企业的基本面还是很好的,竞争优势显著,估值便宜。


互联网会迎来拐点吗?


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结语: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尽量买那些不受宏观经济影响或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行业(比如必需消费和周期独立的军工行业),这样也可以适度规避宏观很重要但又无法被认知的风险。


限于篇幅,就不展开说了。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


关联阅读:

散户应该谨慎投资互联网,别轻易做“丐帮” ————一些互联网投资思路探讨 这篇文章其实2个月前就在构思了,当时新建了个文档,起了标题《互联网可能还没有见底》,后来... - 雪球

一个需要注意的重大变化

关键词: 行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宏观经济指标查询(七大宏观经济指标)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