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全托管(招商银行托管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主任金淑英介绍,利用数字化能力,向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专业化、综合化的解决方案,是国内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必然方向

记者|刘晨光

银行托管行业改革是应对当前大财富管理持续发展的题中之意。

当前,资产托管环境的变化有着较为深刻的背景。“从资金端来看,资金的入市环境不断得以优化。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4月26日,证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些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优化资金入市环境不断得以改善。”7月19日,招商银行资管托管部总经理孙乐在“托管+”2.0发布会上介绍道。

从资金的规模来看,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资管行业的规模有望达到200万亿元,而这一数字在去年底是135万亿元。

从产品端来看,孙乐指出,随着资管新规的贯彻实施,资管行业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如监管的要求越来越统一化,投向越来越标准化,投资的动作越来越规范化等。各个资管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未来差异化发展是必由之路。

“从资产端来看,国家鼓励新动能、新兴产业的发展,鼓励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鼓励私募股权市场的发展,这些都将为资管行业带来多元化的底层资产。”他表示。

据孙乐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委托人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资产配置,并选择合适的管理人和产品。对于管理人来说,最关键的是做好投研、风控以及渠道建设。

“在资管新规实施以前,各个机构在各自的赛道上各有专长,但资管新规使这些赛道越来越标准化,各个资管机构需要在新的起跑线上同台竞技,因此需要整合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孙乐坦言。

事实上,在资产托管方面,招商银行在银行业整体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对于托管的一些举措也引发业内注意。“从资产守护、资源链接、运营外包、数字化服务四个方面构建一站式投资服务平台。”招商银行副行长汪建中说道。

“整个大财富管理循环价值链的新模式,就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在各个单元良性循环,互相支撑,其中托管在里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石作用,托管业务场景连接了资金端、产品端和资产端托管业务的价值。” 汪建中指出。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托管总规模达193万亿。根据招行公开的数据,2022年4月其资管托管首次突破20万亿,在全国银行业中排在头部。而“宇宙行”工商银行在2021年3月份资产管理突破20万亿。

业内人士指出,资产托管作为维护投资者利益,保障财富管理市场稳健运行的重要机制,已成为大资管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相较于海外托管银行,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尚缺少体系化的建设,差异化服务能力仍然不足。

“作为对比,以占据全球过半市场份额的三大托管行为例,海外托管巨头早已不局限于基础服务,而是普遍立足自身优势,走出了从基础到差异化增值服务,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转型道路。”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主任金淑英介绍,利用数字化能力,向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专业化、综合化的解决方案,是国内资产托管业务发展的必然方向。

金淑英认为,未来银行托管主要通过整合内外的资源,合理利用托管服务、平台优势,围绕资产管理业务痛点,提供运营外包、投研报告、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等托管增值服务。“以科技核心提升核心能力,实现业务功能化、运营自动化、监管实时化和服务智能化。”她说。

对于未来资产托管行业的发展,国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柯珂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一方面,托管人应当聚焦估值核算、清算交收、投资监督等基础服务,这些也是基金法规定的托管人法定职责,是托管人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他认为,另一方面,托管人要共同发挥信息枢纽作用。“托管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制度性安排,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托管人有能力借助基础服务能力和咨询业务网络,更好地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的价值循环链。”

此外,柯珂强调,未来托管人要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从国际托管行业发展进程来看,国际市场的投顾托管机构相继为客户搭建了覆盖交易、投研、风控等领域的前中后台一体化服务能力,从而在专业服务方面构建了核心竞争力。“完善增值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是未来托管人应对行业变革及国际竞争的关键举措。” 他补充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招商银行全托管(招商银行托管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