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哪些措施呢(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哪些措施和影响)

我们处理任何问题,基本思路”、基本出发点”是决定一切的。传统”的金融理论,建立在两个”蓄水池”基础之上;现代”金融体系,则是建立在四个”蓄水池”的基础之上。基础不同,基本认识自然就不同,认识不同,就是对于如何处理金融问题所产生的根本分歧。看任何有关宏观经济问题、现代金融问题的讨论,就看基本思路”、基本出发点”,究竟是两个”蓄水池”,还是四个”蓄水池”?同样,看待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的设定,立刻就会豁

我们处理任何问题,“基本思路”、“基本出发点”是决定一切的。“传统”金融理论,建立在“两个”“蓄水池”基础之上;“现代”金融体系,则是建立在“四个”“蓄水池”的基础之上。

基础不同,基本认识自然就不同,认识不同,就是对于如何处理金融问题所产生的根本分歧。看任何有关宏观经济问题、现代金融问题的讨论,就看“基本思路”、“基本出发点”,究竟是“两个”“蓄水池”,还是“四个”“蓄水池”?

同样,看待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设定,立刻就会豁然开朗、一目了然、心领神会。基于“两个”“蓄水池”的基本思路,就会定位于“物价稳定”;从“四个”“蓄水池”出发的基本思路,就会定位于“经济增长”


我们首先分析两个“蓄水池”的“传统金融”理论框架,经济学和金融学教科书中,经常出现一个概念,“货币的时间价值”

许多人看了以后,没有真正理解,以为货币像陈年老酒一样,会越陈越有价值,随着时间而自动升值。


其实,货币的时间价值,完全不是货币可以随着时间而自动升值的意思。而是强调,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持有货币,不管是货币储蓄,还是各类投资,没有达到相当于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投资收益,就是投资失败。

根据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基本定义,就是如果符合系统性“平价”的条件,金融市场就没有“套利”空间,系统性的投资收益,正好抵消系统性的投资损失。


当市场“基础利率”正好等于“真实的”名义利率(realnominal interest rate,RNIR ),持有货币的收益,正好弥补“等待消费”“物价上涨”的两个损失。

这就是前面讨论过的费雪效应的基本含义,没有得到实际好处,也没产生实际损失,货币的时间价值,其实是没有价值。


没有价值,没有损失,就是价值,就是平价,就符合市场有效性假定。太惊奇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居然就是没有价值,原来没有价值也是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概念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投资分析和估值工具,都和货币的时间价值有关,不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几乎等同于完全不懂投资分析。


分析了系统性问题,理解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明白了一个基本原理,利率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系统性的。

无论是消费还是储蓄、资产投资、产业投资、商品投资,都会受到利率水平的影响,利率就是储蓄的收益,和借贷的成本,通常称为“货币成本”


但是,传统金融理论,只有两个“蓄水池”,基本不讨论,或者不能明确讨论资产投资、产业投资、商品投资问题。

于是传统金融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消费价格”和“货币价格”之间的平衡问题,“利率”通货膨胀之间的平衡问题。


传统的货币银行学理论主要围绕货币供应、货币需求、利率、通货膨胀等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

只要从“传统”金融理论出发,自然而然地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应该是保持“物价稳定”,控制通货膨胀。


但是,无论理论如何解释,现实世界的实际经济活动,早就已经突破了两个“蓄水池”的框架结构,形成了四个“蓄水池”的框架结构。

强大的以现代金融市场、现代金融体系、现代金融机制为核心内容的“虚拟经济”体系,强大的不断发展的现代化的“实体经济”体系,早已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


如果宏观经济理论居然不讨论资产市场、产业市场,那基本就是一个笑话了,很不幸,笑话一直在不断延续着。

随便找几本“锅内”主流的金融学教科书,例如最近宣布推出地球上大学排名的RM大学的系列教材,马上就可以明白什么是笑话。

一本正经讲“笑话”,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总之,老汉看到某些教材,会忍俊不住的,教科书不仅在毒害小孩子,也在误导大孩子,算了,打住。

强烈建议,各位朋友认真思考,可以发挥实际作用的货币政策目标,究竟是“经济增长”还是“物价稳定”?


依据“传统”的以“两个”“蓄水池”的框架结构为基础的金融学理论,可能只能得出“物价稳定”的结论。

如果依据“现代”的以“四个”“蓄水池”的框架结构为基础的金融学理论,必然得出一定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结论。


目前,问大多数人一个问题,“锅内”货币有没有超发?大家一定会回答,超发,而且是严重超发。

如果我告诉大家,“锅内”

货币不仅没有超发,而且是严重的发行不足,大家一定会以为我是哗众取宠。

货币超发还是不超发,与货币政策有关,而所谓货币政策,无非就是控制货币量和货币价格(也就是利率)。

货币政策表面很复杂,其实基本原理非常简单,货币市场上货币“数量太多”,就是超发。货币市场上货币“数量太少”,就是发行不足。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凡事有因必有果。如果货币“超发”,货币市场上,一定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货币的价格(利率水平)必然会“低于”合理水平,基础利率会“低于”真实的名义利率。

按照费雪效应的基本逻辑,如果按照前几个月(2022年4月)的“锅内”的消费品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4帕,同比上涨2.1帕,加上0.5帕,当前真实的“名义利率”最高应该是“2.6帕”


试问,目前谁可能以如此低的利率拿到货币,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客观现实说明,“锅内”的货币不仅没有超发,应该是发行不足。

因为只有“发行不足”,才会出现市场利率普遍“高于”合理的利率水平的情况,出现“正利率”现象。


更何况,当前“锅内”的利率水平,已经是在几次出台刺激政策以后的利率水平,从长期看,市场利率何止是正利率,简直就是“高利贷”

实体经济体系中的各类企业,可能从销售市场获得的利润是稳定的,“出钱的”上帝拿到的“多了”“出力的”凯撒必然就拿到的“少了”,资本成本高了,企业团队的收益必然下降。

本人一直认为,只要不从根本上消灭“高利贷”现象,“锅内”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广大的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可能从根本上改观,因为“资本成本太高”

正常的货币政策无非分成三类,“紧缩的”、“中性的”、“宽松的”,没有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说。

什么叫稳健?说稳健,那就是稳健,说不稳健,那就不稳健,就变成了“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

货币主管当局的发言人,谁会说自己不稳健?说句粗话,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扯#淡,就是耍¥流氓。


“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是,数量紧缩,利率“高于”合理水平,也就是所谓的“正利率”现象,基础利率和市场利率普遍“高于”真实的名义利率。

为什么要有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因为经济过热,投资旺盛,物价高企,紧缩的货币政策,就是为了给整个经济体浇点冷水,踩踩“刹车”


因为货币成本高了,做什么都不容易,消费也不容易,储蓄和投资也不容易,货币成本很高,使你不敢轻易借钱。

用高成本的货币抑制消费,抑制资产投资,抑制企业投资,就是紧缩货币政策的基本内涵。


如果采取“中性的”货币政策,基础货币就正好“等于”真实的名义利率,不正也不负,不高也不低。只要有货币和资产,不管是从现在换成将来,还是将来换成现在,都在“平价”水平,谁也不吃亏。


“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是,数量宽松,利率“低于”合理水平,也就是所谓的负利率现象,基础利率“低于”真实的名义利率。

为什么要有宽松的货币政策,无非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投资萎缩,生产企业开工不足,物价低迷,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为了给整个经济体系输送血液,踩踩“油门”,让经济加快速度,进入快车道。


给整个经济体创造系统性机会,因为货币成本低了,做什么都比较容易,消费也容易,储蓄和投资也容易。

只要你敢于借钱,用低成本的货币进行消费,进行资产投资,进行企业投资,刺激整个经济活动,就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基本内涵。

2008年,在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条件下,漂亮某国货币管理当局,也就是漂亮联储,明目张胆地告诉全世界,采用的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宽松的,甚至是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典型案例。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以后,基本上把漂亮某国经济救了出来,真的很不容易。在如此残酷的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居然把经济救了出来,靠的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建议大家看一下伯某某写的《行动的勇气》,就是讲述了为什么要顶住压力,搞量化宽松的故事。

按照四个“蓄水池”的框架结构,低利率会导致资产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从而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的资本成本,资本成本降低,超额利润增加,最后达到经济增长的基本目标。

谁都知道,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一定会产生一些后遗症,最后会导致消费品价格上升。

但如果不宽松,整个经济体系就失去了基本动能,失去了基本活力,最后死翘翘了。


通俗理解,货币宽松,可能就是一个病人;不宽松,就是一个死人,两者都不是好的结果,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是基本的道理,病人总比死人好。

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经济增长还是物价稳定,是一个系统性地战略思路。如果,不能创造系统性机会,就会产生系统性风险,影响整个经济体系地正常运转。

从长远看,货币政策目标是一个战略选择问题,如果经济体系长期得不到资金支持,会影响产业体系的升级换代过程。

“锅内”经济的最大威胁,是产业体系升级换代受阻,就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一定和长期货币紧缩有关。

“中等收入陷阱”进去了,也就出不来了,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当然,许多人还是认为,货币宽松才是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

简单回顾,从2009年至今的“锅外”经济和“锅内”经济,有些采用“量化宽松”,有的采取“稳健政策”,面临同样的环境,采用了不同的货币政策。

最后效果如何,建议大家细心思考,全面思考,如果依然认为“锅内”货币严重超发,必须紧缩货币,不必谈其它数据,观察经济增长率指标的走势就可以了。


要点:


1.宽松货币政策,数量宽松,负利率;

2.中性货币政策,数量适当,零利率;

3.紧缩货币政策,数量紧缩,正利率。

关键词: 货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哪些措施呢(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哪些措施和影响)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