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付费数万课程后,我总结了6个让我相见恨晚的阅读习惯

这是小浅2022年的第 76 篇文章,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30 天正文共:3430字预计阅读时间:9 分钟32岁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从来不读书,除了教科书以外的书籍我通通不看。后来,经过被生活重重的捶打,我开始疯狂地读书、写作和学习。这3年多的时间里,我付费了数万的课程,我上了3个读书训练营,读了70多本书,写了100多篇文章,我发现读书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我找到了30多年来的最好的状态,在

这是小浅2022年的第 76 篇文章,

今天是持续写作第 30

正文共:3430字

预计阅读时间:9 分钟




32岁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从来不读书,除了教科书以外的书籍我通通不看。后来,经过被生活重重的捶打,我开始疯狂地读书、写作和学习。


这3年多的时间里,我付费了数万的课程,我上了3个读书训练营,读了70多本书,写了100多篇文章,我发现读书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我找到了30多年来的最好的状态,在思维认知、效率提升、个人成长、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方面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但我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不读书和不会读书的人真的是太多了。


在此,我想分享几个我通过付费学习、读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6个好习惯,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焦虑和迷茫中的朋友们。


1. 养成固定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这一点真的是太重要了。


以前,我总是在嘴上说要读书,可实际上,在过去的1年半的时间里,我总共也才读60本书。后来,通过反思,我才逐渐意识到,我之所以产生这种“假努力”的错觉,是因为我没有去主动量化自己的读书成果


我们要利用一些工具或是软件来记录自己的读书过程。


现在,我会用Excel表记录自己读过的书籍,目前规定自己每天阅读3小时,虽然有时候达不到,但自从给自己规定一个量之后,就慢慢地形成了阅读的习惯。


对于阅读的记录也很重要。“微信读书”app能够帮助我们记录每日阅读时长,每本书阅读时长以及统计每周阅读时长。


如果习惯读纸质书的朋友们,推荐一个app:“阅读记录”,可以帮助记录阅读时长、阅读天数、总阅读量、读完数量和记录书摘。缺点是:需要自己主动在APP里去记录,前期习惯未形成时,容易忘记。


然后呢,是要养成在固定时间和场所读书的习惯


上班族完全可以利用早起或晚睡的时间读书,而读书时最好是坐在固定的书桌前读书,这样效果比较好。如果工作比较忙,则可以用手机利用通勤时间或午休时间来阅读。


最后,营造一个读书氛围很重要


我推荐大家用微信读书这个软件,不管是电脑或手机都能读,它里面还有读书排行榜、每周读书时长统计以及每本书读完花了多少时间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读书不再是一件孤单的事,可以翻看好友的读书感想,和好友一起加油打气。


当然,有些朋友喜欢阅读纸质书,那就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就好了。


也可以跟朋友一起相互监督读书,或建立一个读书社群,分享读书的心得,比一个人读书要好玩得多。


2. 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


以前的我,总是很随意地买书和读书:想起读哪本书,就读哪本;有些书打开了,读了一部分就搁置了;有些书兴致勃勃地买来了,却从来都不读。


而且,我还特别爱看大v推荐的书单,以及在电商平台打折的时候去大量地选购图书。可是,当书买回来之后,我发现我竟然读不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后来,我上了李小墨老师的吸血鬼读书法训练营,小墨老师的一句“要带着阅读动机去读,只读自己当前最需要的书”,这句话好像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提高了自己的选书门槛,并开始认真地对待每一本书。


同时,我也制定了自己的年度读书计划,将自己的阅读书目固定在:阅读、写作、成长以及自媒体运营这几个领域里。


这让我的读书有了极强的目的性,不再随意和混乱,也不再受他人的影响。在不断读同一个主题图书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知识点都联系在了一起,这更加让我意识到了主题阅读和搭建自己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3. 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以前的我,不爱写读书笔记,觉得特别浪费时间,只是做简单的划线和摘抄。可是,我发现当我读完一本书后,书中的知识点早已忘得差不多了,更别说写书评了。


后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我发现了做读书笔记的好处。


现在,我不管是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会写满满的读书笔记。我曾经因为在微信读书里写读书笔记,链接到了许多同频的人,成为我的微信好友。


同时,我发现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对于写作者来说真的是太好用了。


以前的我,看书时有许多感触,可当书读完,要写文章时,却无从下笔。其实,这是因为没有认知书籍的整理框架。


樊登老师为什么能记住书中的精华,并有声有色地讲出来?因为他在每读完一本书之后,都会拿出一张白纸来画思维导图。


只要是画过导图的书籍,我便在脑海中加深了对书籍的印象,在写作时,随时调用就行了,而且,它还能帮助我们很好地回顾书籍。


读书笔记也让我的写作质量大大地提升了,写的文章更能打动读者了


以前的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转述书中的内容,引用的都是作者的观点,作者的案例或其他人的案例,思考也很浮于表面。


现在的我,几乎每篇文章都能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色,更能激发读者情感共鸣,也吸引到精准粉丝。这些变化都是写读书笔记带来的。


4. 及时输出的习惯


当被书里的某句话触动时,我会顺手写读书笔记,并在碎片化时间里,稍作整理发布在朋友圈、微头条、微博。


而根据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朋友圈的输出,我会将扩展为一篇短的新媒体文章,发布在公众号或是一些平台上。


我的公众号之所以能够每天更新一篇文章,靠的就是这个方法。3月份,我曾读完一本书,写了23篇文章。


建议大家在不同平台输出不同的读书成果:


比如,在朋友圈、微博、微信读书、微头条输出自己的读书笔记;


在小红书输出自己的读书感悟、推荐书籍或是书单;


在公众号、豆瓣、头条、知乎输出自己的读书文章。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平台输出对应的内容。


5. 保持耐心的好习惯


市面上有许多的高效读书方法和速读,教你一年读300本书,其实,这些都离我们普通人太远了。


当你的书读多了,你会发现速度自然就上去了。


当你过度追求读书速度的时候,你的读书质量必然会下降。囫囵吞枣地读100本书,不如沉下心来读10本好书


其实,去年一整年,我的心态是比较浮躁的,因为当时裸辞在家,写作也没什么进展,十分焦虑,书读不进去,文章写不出来,陷入一个持续内耗的恶性循环之中。


后来,我通过学习和加入一些社群,才慢慢地将自己的心态调整了过来。我开始发现,读书真的是一件急不来的事。


曾国藩曾说: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志士都是长年累月地保持读书习惯,他们下的是“日日不断”之功,而读书真的为他们的人生带来了“水滴石穿”的改变。


我们普通人更应该给自己更多的耐心,注重于读书过程中的发散和思考,让读过的书,不断地塑造我们:提升我们的思维和认知,影响我们的行为,改变我们的生活。


6. 读书以践行为目标的好习惯


为什么许多人说读书无用呢?其实,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缺乏让读书有用的能力


书籍本身并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只有持续地践行书中的方法论,才能真正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小墨老师在课程中反复强调“读实用类书籍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行动”,这一观点让我十分受益。


每次读完书后,我会追问自己:如何去运用书里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读了《人生效率手册》,我开始践行早起,半年时间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读完《规划最好的一年》,我学会了如何将年度计划分解为月计划、周计划和每日计划,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重视践行之后,我读过的书,真的在一点点地改变我的生活:无论是在效率提升、个人成长、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方面,我都比以前做得更好了。


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读书要与人生梦想结合,当你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有什么想做的但不知如何开始的事,都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


比如,你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比较困惑,那就制定一个主题书目,花几个月的时间,去大量精读职业发展相关的书籍,读完之后,你就会对你的职业发展有更多的想法和规划。


成年人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书里的知识,而是要学会内化和应用知识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读书要以践行、改变为终极目标,读过一本书,追问一下自己:我从这本书里得到的行动灵感是什么?我如何践行这些方法?


当你不断地践行书里面的方法之后,你会发现,读书真的改变了你的生活。




END






邵小浅



一个专注读书、写作和个人成长2年,热爱生活,坚定阅读改变命运的85后,只写有温度、有价值的文字。愿意用自己的光芒,照亮身边的某个角落。



杨绛先生曾说:许多年轻人的问题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阅读对于我们尤为重要。想要通过阅读获得成长,想要通过阅读认知,想要高质量的思考的人,请关注我吧。

关键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32岁付费数万课程后,我总结了6个让我相见恨晚的阅读习惯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