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无锡多远(上海到乌镇多远)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提出建立涵盖顶级全球城市、综合性全球城市、专业性全球城市、全球功能性节点、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的多层次功能体系,形成“1—3—6—12—19”的功能结构,无锡在“6”方阵中

近日,“沪锡两地专家共话上海大都市圈”学术论坛在线上举行。论坛以“智汇绿融,安全发展,共创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全球影响力”为主题,来自上海、无锡两地的专家就大都市圈建设、低碳产业发展、上海、无锡如何实现互动共赢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长三角地区是引领全国经济的引擎,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指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长三角都市圈建设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需要,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提出建立涵盖顶级全球城市、综合性全球城市、专业性全球城市、全球功能性节点、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的多层次功能体系,形成“1—3—6—12—19”的功能结构,无锡在“6”方阵中,以“实业创新”体现城市实力,以“山水人文”打造城市特色,以“生态宜居”彰显城市品质,未来,要在专业领域发挥国际影响力,主动承担推进都市圈协调联动的责任,重点拉长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文化交流功能长板,加强与上海龙头和周边城市的产业链合作,更加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带动、放大上海溢出效应。

长三角一体化太湖融合创新联盟副主席徐国伟认为,无锡将坚持“规划为纲,落地为要”,以大力度落实大战略,全面做好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落地实施,为上海大都市圈的建设贡献更多的无锡力量、无锡担当。

上海大都市圈形成的底层逻辑是“向海和向湖”,整个都市圈基于一种空间—心理优势产生,即与上海的空间距离更加接近的基础之上,又在文化、经济、交通等方面的融通相对可达。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陈红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无锡取得了交通一体化、生态一体化、文旅一体化、科创一体化等一系列成就。在上海大都市圈下背景下,无锡要认识到自身重要战略使命,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擦亮城市名片,确立和强化长三角先进制造核心区、核心技术创新先导区域、绿色生态标杆区、综合交通枢纽区的定位,把握“开放”“作为”“引领”“贡献”四个关键词。她强调,无锡是长三角的几何中心,位置、实力、资源兼具,要有走到聚光灯下的勇气。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振研究员依据城市创新驱动力高低,将城市划分为超强驱动力、强驱动力、较强驱动力、一般驱动力、较弱驱动力和弱驱动力6类,认为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以上海为头雁,南京、杭州、合肥和苏州为重要支点,宁波、无锡等8个城市为重要节点,绍兴、湖州等9个城市为成长节点,剩下19个为一般城市的“1+4+8+9+19”的人才雁阵空间格局。为使上海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头雁,要增强重要支点城市的支撑力,促进重要节点城市与头雁城市、重要支点城市的人才与创新联动,加强成长节点型城市的产业人才培养与集聚,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城市的比较优势,建设具有内生活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来促进聚集在大城市的创新链与分布在各个中小城市的产业链深度融合。

历史上无锡与上海有着很深的渊源,“小上海”“实业家”“星期六工程师”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便是佐证。无锡市发改委规划处处长李仲贵强调,在大都市圈空间规划提出后,无锡市在协同发展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首先是全面接轨服务于“上海大都市圈”,服务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随着工作不断推进,在政府对接交流、重点合作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次是启动建设“环太湖科创圈”。环太湖区域集中了无锡市的科创、产业、人才资源,具有资源禀赋优势,能自发的推动地区的合作与互动。第三是深入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苏锡常”三地是“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内容,地理上同根同源,产业上是紧密的共同体,三地人口与经济总量都与上海相当,在区域及省内均受到巨大重视。在都市圈建设建议方面,他提出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基础设施、科创产业、市场建设、公共服务、生态共治和城乡融合为重点任务;在“抱团发展、强强联合、改革共进、绿色共治”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上海市生态经济学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周冯琦研究员则通过对全球主要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洛杉矶的研究,指出城市的碳中和战略有六个共性特征,分别是城市能源系统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注重推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不断加快、更加注重碳排放的系统管理、利用可持续金融推动战略目标实现以及寻求全球城市碳减排的合作治理。她认为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城市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支撑。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对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的战略规划,在这方面我国跟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些差距。通过对长三角主要城市的研究,她发现我国城市在低碳绿色转型方面面临能源系统高碳锁定、主要能源密集型产业仍存在高碳发展的路径依赖、低碳技术研发和转移的水平不足、生活方式西化导致碳足迹不断增长和城市空间格局难以满足碳中和需求等诸多挑战。

“上海大都市圈”的功能结构体系,框定了上海和无锡低碳产业合作的框架和脉络。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红霞研究员认为,上海和无锡的合作必须立足于各自在“上海大都市圈”中的功能定位,即上海作为顶级全球城市和无锡作为专业性全球城市来开展相应的合作。低碳产业的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结构问题、清洁能源问题和技术创新问题,需要在金融和技术领域提供政策和产业的理论依据支撑。她认为低碳产业合作发展的机遇将体现在产业链、技术创新和碳金融三大核心领域,在高端产业集群、技术应用合作和打造全球领先的多元知识集群等方面具有光明的前景。

江南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庄若江通过阐述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关系提出了无锡与上海互动的思路。她指出,江南文化即长三角文化,是一种水文化,具有敏查善纳、勇于探索、开放包容、机智灵活、既温润又刚勇、刚柔相继等特质;海派文化在江南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海的博大和西方现代文明的元素,是诞生在江南文化基础上的一种亚文化类型,既保持了江南文化原有的特质,也有新的文化因子的融入,传承了江南文化的核心内涵,又有国际化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她认为基于紧密的始源和地缘关系、共同的文化基底、相对平衡的经济发展以及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列入国家战略的政策制度保障等方面,长三角的发展的具有坚实的融合基础。并提出了强化文化共识以推进文化融合、放大相关学术文化交流影响范围、齐心协力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开放吸纳和推动协作共赢等可行的融合路径。

本次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室、上海社会科学院“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研究”创新智库工程团队和江南大学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长三角城市“双碳”治理与应用中心共同承办。

作者:肖严华 黄炳贵

编辑:刘迪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海到无锡多远(上海到乌镇多远)文档下载: PDF DOC TXT